身边典型 INDEX

当前位置: 首页 > 身边典型 > 正文

“探索者”——专访2020年校级师德标兵郭永春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6 点击:

从材料与化工学院到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醉心科学研究,也挚爱国防事业;是亲切的师长也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若连同读书的时间算起,现任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郭永春教授是一名资深的“西工人”,他在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已经度过30年有余。人生时光中,郭永春教授将27年投身于国防科研和教育事业。在他看来,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管理,每一个阶段都在探索,探索时的每一份努力虽未刻意为之,但回头望去,“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工精神却深深涵育着他为人处世和科研教学之道。向山走近,山也逐渐向他靠来。

兵工人,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66年建校史上有着不少珍贵的高光时刻。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位曾获各类国家级奖项的西安工大教授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因教学科研育人业绩的突出,郭永春位列其中。再将时间的指针向前拨动,2016年,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李建平教授团队凝聚三十年心血的研究成果“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事轻合金复合材料在军用高功率柴油机上的工程应用研究的郭永春教授,与李建平教授一道,设计并主持研制了我国现役某新型水陆两栖坦克发动机活塞和自行火炮用柴油机活塞,取代进口,他是学校该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第二完成人。

这些时刻,都成为了郭永春教授工作生涯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成果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1994年留校从教以来,郭永春教授始终从事着国防科研相关工作。令他记忆犹新的

2007年,时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国家精心筹备在国庆阅兵时展示一批国防军用装备。但在当时,不少装备核心技术尤其是被誉为发动机心脏的活塞仍需进口,当出口国几乎是“有意刁难”不予提供核心装备的消息传来,国内准备攻克这个核心技术壁垒的“国家队”迅速集结,势要打破国外垄断。适逢出差,在合作的研究所听闻了国家需要,郭永春教授拍案而起,迅速和李建平教授及团队成员商议,决定主动请缨、无偿服务、自筹经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西安工大的材料用在刀刃上。与“国家队员”们相比,他和团队成员常戏称自己是“野战军”。此后一年有余,他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为了便于与研究所、企业和团队间的沟通,郭永春将出差当成了家常便饭,时常头一日刚刚返家,第二天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在前期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攻坚克难,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了我国国防技术“卡脖子”的窘境,得到了合作方盛赞。事实证明,正是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这支“野战军”真正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凭借专业,“游击队”成为了行业认可的“正规军”。

“作为一名国防科研工作者,既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关键时刻,也必须能够站得出来、挺得上去。”采访中郭永春教授说到。一路行来,郭永春教授愈发意识到越是打硬仗,越需要团队的支持。秉持着服务国防,提升国防实力的初心,郭永春教授与团队成员在并肩协作中形成了一部分人冲锋,团队其他成员后方补给的默契。

近年来,郭永春教授主持完成“十三五”国防973专题、装备发展部共用技术项目,装备发展部联合基金项目等;并主持承担省科技厅产业链重点项目,还与上海交大联合申请并获批一项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超过千万元。

克服的困难越是艰巨,付出的艰辛越是成倍递增。郭永春教授笑称工作之余,自己是一个没什么兴趣爱好的人。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热情投注于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就是更多与郭永春教授一样的西工人最大的爱好。

立德树人,将敬业爱业化为最为生动的思政课

李建平教授、郭永春教授和团队们爱岗敬业、全心付出的事迹成为了西工师生中的典范。2021年6月1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永远跟党走”宣讲进基层系列活动走进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郭永春教授代表学校宣讲,向现场师生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李建平教授团队的攻坚克难、筚路蓝缕的不易。教师们常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李建平和郭永春等教授在军用发动机关键某某国产化方面所制造的、经脱密处理后铝基复合材料样品照片和金相微观组织照片。也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展示教授佩戴纪念章的照片,讲述背后的故事。教授们亲力亲为,带领团队在实验一线奋斗数十年,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西安工大人“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

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郭永春教授和团队习惯了将节假日当作专注科研最好的工作日,习惯了寒暑假寂静校园中依然热情满满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也和家人一起习惯了饱满的工作量和不断“在路上”出差的生活。因为工作的忙碌,缺席女儿年幼时需要陪伴和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回忆起当时,他与爱人工作都很繁忙,女儿尚在读幼儿园,每日的接送只能委托团队同事,有时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同的同事去接送,幼儿园的老师要一再确认是否能将孩子交给不同的陌生面孔。时岁渐迁,家人愈发理解了郭永春教授的理想与不易,曾经因为父亲不能陪在身边满怀委屈的年幼孩童,如今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她的眼中,父亲是自己最为钦佩的人。

对于与郭永春教授一样,以办公室为家、以实验室为家的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来说,假期工作时他们常常需要将孩子带在身旁照顾。在这样浓厚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氛围中,这些年幼的孩子亲眼见到、感受到国防科技就在身边的力量,当他们交流起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爱岗敬业时,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就出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郭永春教授也常常聚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的信度、效度和力度。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他推出党支部同教研室协同把关课程思政要素新模式,该案例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代表,经学校党委推荐,以学校名义上报教育厅,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同时,他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长期从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通过校企联合育人,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企业以成果获益的有机互动。2013年,材料与化工学院卓越班的同学成为了郭永春教授推行教改新机制的受益者。

他的教学研究工作得到省和校专家认可,2017年主持完成一项省级教改重点项目后,2019年又获批一项省级教改重点项目,同年获得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级教学改革特等奖,2020年还获批一项省级新工科重点项目。

严以修身,宽以育人

除了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之外,郭永春教授的第三个身份,是一名学院管理者。他历任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在郭永春教授看来,育人先要修身,在科研和教学中,他常常秉持着“忠诚进取”的态度,以“精工博艺”的标准要求自己。但面对同事、下属和学生时,他却是温和的。“我比较擅长的是通过激励和肯定的方式,给大家加油鼓劲”,他总结着自己的特点说到。工作中,同事们遇到瓶颈或迷茫时,常常喜欢找他聊聊,交流下来,郭永春教授帮助不少同事们对于自己的事业未来进行了规划。在与研究生们的组会中,他也更倾向去肯定学生们取得的成果,引导大家通过学习身边优秀的人和事发现自己的不足。“信心百倍,充满干劲”,是身边的同事和学生除了专业外,从他身上汲取的最多的正能量。

郭永春教授还热心社会服务,他担任了陕西省镁铝轻合金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在学校“十四五”发展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被寄予厚望。学院需要快速发展,也需要在学科建设上更进一步。关于未来的工作,郭永春教授也有了明晰的规划。

不负时光,不负热爱,勇担重任,一往无前。探索者郭永春教授过去如是,未来,也当如此。

本文语音节目请扫描二维码

文:仇倩倩  录音:徐璟怡  审核:刘建兵  编辑:张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