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街头频繁出现四个身着白色短袖统一队服,队服后印着“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人文学院”蓝色字体的学生。
新利登录,(中国)科技公司四名学子均系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其中一名是永康人。在学习专业语言词汇的古今演变时,大家对地方方言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注意到永康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音和古词汇,属于吴方言的一部分,在南吴语区有着典型的意义。进一步整理分析时,又发现了永康方言和普通话语音方面的部分对应关系。于是以2000年社会暑期实践为契机,共同组成“吴音遗韵”实践队一起到我市,进行实地调查。
5日,他们带着制作好的《永康话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来到了紫微园,对在园内休闲游玩的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15位游人进行调查采访。随后,又行至市中心街道继续调查。5日至8日,连续4日,他们分别来到西津桥、香樟公园等人群集中地,深入采访,并以照片、录音、DV等方式记录。
实践活动得到市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人民热爱方言,认同方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应保存并发扬”,“是民族,地方自豪感的体现,是永康人民的骄傲”。在西津桥,72岁的方苏玲老人用方言为实践队员表演了由她自编自唱的快板《西津桥》,还唱读了永康民间歌谣《月亮婆婆》,赢得桥上人们的一片喝彩。在调查中,许多老人都主动表演永康山歌民谣。其中《月亮婆婆》广为人知,每次唱起时,旁边应声一片。
但是在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中,现状却令人担忧。许多中小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已经不太会讲永康话,平时交流基本上使用普通话。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母亲面带忧虑地说:“从小教孩子说普通话,担心他长大讲不好,可是现在又觉得孩子还是应该学会说方言,毕竟,方言是家乡的印记。”
在走访时,偶然听到一声问候:“几日归来”,日常生活言语中的文言表述似乎重返古之时。青色的石板巷道里(这里称“弄”),那些古代遗存的建筑房子,透过石头或泥土垒砌的痕迹,见证着这个“百工之乡”的历史。破旧的木门上“小心火烛”的字迹依稀可见。
在徐震二公祠里,遇见了一位热情的老者。在得知是考察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后,老人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公祠的历史和公祠院落中的种种布景,他还特地取钥匙打开锁着的屋门,带队员们进门参观。首先就看到先贤孔子的牌位,整洁的屋子里摆满了椅子,还有完备的多媒体设备。老人告诉大家从8月20日起,这里会不定期地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国学讲坛,有志于在古老的丽州大地上复兴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期盼和喜悦溢于言表。
12日早上,实践队来到了后吴古村。
村委会负责人知道是大学实践队后,热情接待了大家,带领实践队员走遍了各处文物保护单位,并赠以装帧精美的《文化后吴》一书。